为圆满完成学校2025年“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工作,信息技术中心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精心部署、全力以赴,全面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信息技术中心本着“大事要事”集体办,分工不分家,科室联动,上下同心协力,围绕“方案制定、软硬齐备、模拟测试、现场支撑”三大环节,严密组织,科学分工,全方位守护综合测试高效有序进行。

一、科学谋划,统筹方案制定
信息技术中心高度重视“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技术支撑工作,接受学校分工部署后,第一时间就制定出《温州医科大学2025年“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信息技术中心技术支持工作方案》。该方案对时间流程、设备物质、报到系统、网络安全、考场监控、面试监控、突发事件应对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统筹安排。同时,方案细化了人员分工和职责落实,特别关注了今年采用刷脸报到场景的设备和人像匹配和扫码兼顾,大屏实时动态显示等环节,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了预演,从而为“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二、精益求精,扎实推进前期准备
方案一经“三位一体”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后,信息技术中心各工作人员迅速进入备战状态。五个小组分工协作。首先,笔试面试者支持组对笔试、面试考场的监控系统与录像设备进行全面布置调试,对于近150个考场、24个结构化面试室的所有摄像头、拾音器一一检测到位,多重备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其次,“三位一体”综合测试报到首次采用刷脸报到模式,信息技术中心加急采购刷脸机及开发设计“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报到实时数据大屏,完成考生名单及照片的导入与下发,模拟报到流程,开展仿真测试,排查所有“卡”点。报到支持组提前对报到现场21组刷脸机进行布置与测试以及数据大屏展示与系统环境逐项测试;考虑到考生的特殊需求如报到不能亲自到场或双胞胎等,备有扫码报到设备;开设特长生通道。再次,为保障现场报到高效有序,网络支持组在前期开展了学校网络检测和检修,在同德楼、同仁楼2个现场报到点和同济楼面试身份验证报到点,部署冗余网络系统,采用“有线+WiFi+5G”多通道千兆链路架构;同济楼面试点布置高精度手机探测门,确保考试全程“零异常”,为数千名考生筑牢公平竞争防线。另外,现场技术支持组提前对“三位一体”系统进行50人、100人、150人、200人并发量的4轮压力测试,模拟考生在线签到场景,系统峰值并发时核心功能响应稳定。确保各项设备、系统与物资准备万无一失,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

图1 “三位一体”报到数据展示大屏测试

图2 报到现场布置和调测
三、技术赋能,全程护航现场测试
在4月19日至20日的测试当天,信息技术中心的现场技术支持团队全天候保障系统网络畅通与系统稳定运行。首先,团队全面监控笔试考场、评卷室和面试区,实现了全过程视频监控的无缝对接。其次,现场技术支持覆盖同德楼、同济楼、同仁楼,确保刷脸机、数据大屏等数十台电子设备及人脸识别系统的网络稳定,保障考生报到及身份信息核验流程“零拥堵”,为数千名考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入场体验。最后,在考区部署了电子信息屏蔽仪,有效屏蔽或干扰包括5G在内的无线信号,并通过精心的人员协调与安排,确保了面试评分表的高效传递与面试考生的高效引导。


图3、4 现场照片
信息技术中心始终以高度责任感、严谨专业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团队合力,用信息化手段助力“三位一体”综合测试安全、平稳、高效完成。今后,信息技术中心将继续优化业务系统,配优硬件设施,为学校争创“双一流”和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